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ai.art 首页 画家 推荐七零工笔 查看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林凡工笔画工作室同学作品

2011-9-16 08:22| 发布者: 上书| 查看: 2958| 评论: 0|原作者: 王薇

摘要: 一年很快过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课程班林凡工笔画工作室全体学生,已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名师出高徒,仅仅十个月的学习和夜以继日的创作时间,全班20名学员先后有25件作品分别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 ...
        一年很快过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课程班林凡工笔画工作室全体学生,已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名师出高徒,仅仅十个月的学习和夜以继日的创作时间,全班20名学员先后有25件作品分别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展,特别是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全班入选率65%,获奖率25%,大大超过林凡老师对入选率50%的要求。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光荣和骄傲。

        受同学们委托,将大家在学习期间创作的部分作品贴上来展示一下,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为盼!

        一位班上的同学出资为全班同学印制一本画册,因最近忙于画册之事,故拖拉至此时才发此贴。现将林凡导师为此画册撰写之“序”先行贴上。
                                          


                                                                       

          中国人民大学林凡工作室工笔画硕士课程研修班结业了。这是中国人民大学除本科的艺术教学以外,完全由校外著名专家们充任教学力量的结果,是人大这所正规名校和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民间艺术社团中国工笔画学会通力合作的结果,是人大成人教育学院取得突出成就的标志。

          结业的前一天,负责教育行政的同志,拿来一摞准备让我签字认可的结业证书时,我十分激动。长期以来,我曾在国内外多所大学任教,可从来都是只负责某些具体课程或部分课目的教学。这次却是以我命名的工作室,担任整个教学的组织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迅速地、有成效地使这二十来个同学在业务上有了突出的、明显的进展。最终能按照人大李湘教授批准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获得良好的成绩而结业。这不是我个人的能力所致,而是中国工笔画学会的多位著名画家:李魁正、朱理存、孙玉敏、李爱国、李翔、唐秀玲、郭继英等辛勤执教的结果。是多位参与执教的年青艺术家:石君、夏荷生、贾宝峰、米娜、罗寒蕾、王裕国、谢宗君、韦红燕、姚秀明、莫小松、尚奎元等辛勤劳作的结果。在此,我向本课程班的全体师生们表示由衷地感谢和敬意!

        目前,系统的工笔画教学在国内的多所艺术院校中,已经获得完整的成效,特别是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首师大、湖北美院、湖南师大、天津美院、西安美院和鲁美等院校的工笔画教学,是全国数不清的艺术院校中的佼佼者。就人大林凡工作室硕士课程班的特殊教学业绩而论,我认为我们把整个教学工作和创作展览结合起来,以实战来统率练兵,保证每个单兵(每个学生)在实战中,都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即每个学生在创作中,展览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即创作态势,因而在全国各类展览中,都获得了很高的入选率和获奖率。当然,艺术教学是各类文理工医课目中最不宜用数字统计方法来论长短的。但毕竟学术的品评标准都要以作品质量来衡量教学成绩。不如此,又怎能谈论出人才,出作品,出整体艺术成果呢!

        到这个硕士课程班来进修的学生,都完成了学习美术基础的学业,而以创作带动整个教学,正好是和基础美术教学相关联的,有着持续授受的明确目的。在整个教学中,正好利用中国工笔画学会中长期在创作和教学中出类拔萃、卓有成效的画家们,他们在各方面展现了各种优长,这些画家在创作中是艺术界的中坚作手,当然也就容易把他们所秉持的各种优长,灌输到学员们身上。使学员们在艺术上获得便捷的传承。所以学员们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这课程班的师资力量是特别雄厚的。

        作为教学的直接负责人,我一直强调“意工”,强调创作中命意的重要作用,强调在现当代工笔画创作中意笔和工笔相结合,如何利用现代思维来指导创作,强调工笔画的制作性和写意传统中的“非绘画性”即“书写性”的矛盾并存。使长期受到贬抑和诋毁的工笔画,获得理论支撑。应该说,同学们对此是心领神会的。谙此,就使学员们在日后的终其一生的艺术创作中,有了“立意”“立骨”的基础,同学们也明白,这才是一辈子从艺的要务!

        时间短,创作和学习十分繁忙。我仍然强调学员的画外功夫的重要。要求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接触自然、多写生。我要求每个学员都写一篇论文。我认为创作不能作为评骘每个学员学业的唯一标准。但这种额外的要求,促使学员们进一步地思索,使自己短期所学,能通过文字加以总结。同时,也可以从这二、三十篇的论文中,看取学员们的心理素质和文化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审阅他们的论文,我看到了他们深刻的思想活动,触摸到了他们的心灵搏动和思维走向的基本规律。往往画得好的同学,文章也写得很好。艺术构思,技艺制作,往往和文思律动形成对比,达致充分的一致。我认为,这虽然在早期的教学计划中没有纳入这一点,但这种想法,仍然起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作用。对此,同学们予以积极的应对,效果极佳。

        这次,把大家的作品结集出版,提出编辑的原则:编入画集的作品以外,还要把自己认为在以往较好的作品,编织成网状系列,全面展示出来。毕业作品是学习的整体成效的展示,而学前的或业余的作品,同样能使学员们的整体志趣,各个阶段的水平,得以有序地,充分地展示。而成为评价同学们的各阶段成绩有很好的参照。

        画集还选用了老师们的作品,从而让读这本画册的朋友们,能看出学员们师从的是那些艺术家,那些工笔画家曾指导学员们完成自己的学业。

        日后的路程还很长。工笔画虽然在各种展示中,声望日隆,但至今由明代董、陈等人,大肆诋毁的各种不实之辞,仍在左右着业界的舆论,误导着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和藏家的眼睛。甚至不能保证我们这些学员们在日后还能否持之以正地去看待整个世界发生的种种因陈故事!

        画集规格不大,但我自以为意义重大。我希望同学们在你们日后的光辉艺术生活中,能记取这段有着特殊意义的经历!作画,永远要因于意,循意而创,缘意而制作,以达高华、以臻大美!

        祝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璀璨前程,都能创制出很多大美的作品!


       
                              林凡
    八十生日后一日





[attach]676837[/attach]

点赞

最新评论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ai.art   

GMT+8, 2024-6-2 08:02 , Processed in 0.0596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