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05|回复: 20

唐人宫乐图,高清晰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9 13: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注册,查看高清大图 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80902_1b0467498d07b706d075L5MCVX4Wykjd.jpg 20080902_6ff4d12a508a360f13a7r0Kbul8kHSoH.jpg 20080902_9c2fd0a12c5fec89072bUVEViSOquReQ.jpg 20080902_72d5e4574ed53bacfcc4cbgP60vQud4j.jpg 20080902_086e427a21bc6cf010e7VieWwyhLFbuQ.jpg 20080902_984fa1cea173e1b919ea4SunVvtvT2Zj.jpg 20080902_2417c9d90f5e0993e78cPYH1XhUy15IP.jpg 20080902_2575cb9ea45a9ec33b77tpfnx22CAmx2.jpg 20080902_90940cec6ae6d19e2bceW6FwbcNNcGpy.jpg 20080902_a24692a8060c3397e83a2SW2TZqdSQGk.jpg 20080902_d4c2382a9335a7dbb48eSD2ZxrwweZFC.jpg 20080902_e0d570124c7ec7656450KwZVh0OjTMg9.jpg 20080902_f78d09952814440204c9VeYsxCDJVTt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1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唐人宫乐图  【名称】唐宫乐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图轴,绢本,设色画。纵:48.7 公分,横:69.5 公分 。
  本图描写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另外,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还有琵琶横持,并以手持拨子的方式来弹奏等,亦在在与晚唐的时尚相侔。所以,现在画名已改定成「唐人宫乐图」。 
  幅中画后眷十二人环案适坐,或品茗,或行酒令;中四人,并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胡笳(又名筚篥)、琶琶、古筝与笙。侍立的二人中,复有一女击打拍板,以为节奏。 唐朝,以写仕女画而蔚成时代典型者,当推张萱(活跃于西元七一三~七四二)、周(日方)(活跃于西元七一三~八○四)二家,他们均长于观察宫苑女子的日常行止,传世画作,亦尽属丰腴艳冶的华贵形像。院藏周□「内人双陆」,其间发髻染晕与裙裾纹饰,已稍嫌板刻,或谓是出自宋人所摹;相形之下,「宫乐图」所见,反倒更切近于画史对张、周二氏的风格记述:「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见《历代名画记》卷十)若引以为晚唐仕女绘画的忠实印证,应无过誉!
  时序相隔千余载,《宫乐图》的绢底也呈现了多处破损,然画面的色泽却依旧十分亮丽,诸如妇女脸上的胭脂,身上所着的猩红衫裙、帔子等,由于先施用胡粉打底,再赋予厚涂,因此,颜料剥落的情形并不严重;至今,连衣裳上花纹的细腻变化,犹清晰可辨,充份印证了唐代工笔重彩一格的高度成就!
  画面中央是一张大型方桌,后宫嫔妃、侍女十余人,围坐、侍立于方桌四周,团扇轻摇,品茗听乐,意态悠然。方桌中央放置一只很大的茶釜(即茶锅),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她身旁的那名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对面的一名则正在细啜茶汤,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似乎害怕她醉茶的样子。
  据专家考证,《唐人宫乐图》完成于晚唐,正值饮茶之风昌盛之时,茶圣陆羽《茶经》便完成于此际。稍稍回顾我国饮茶方法源流,唐以前都属于粗放式煮饮法,即煮茶法。陆羽在《茶经》里则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经推出,立刻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了广泛响应。
  从《宫乐图》我们可以看出,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应该由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茶盏饮用。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说这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也是晚唐宫廷中茶事昌盛的佐证之一。
发表于 2009-10-19 13: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很想临摹这张~~~
发表于 2009-10-19 16: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都是好东西啊!
发表于 2009-10-19 17: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真是好图啊,谢谢精彩分享!
发表于 2009-10-19 2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谢谢楼主发好资料辛苦
发表于 2010-8-12 1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好图,谢谢。
发表于 2010-9-15 0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这贴很好,[51]
发表于 2010-9-15 07: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难得!辛苦了!
发表于 2010-9-20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怎么没人顶
发表于 2010-11-12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淮北
发表于 2011-4-11 18: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解说得很好,看来对古代饮茶颇有研究,我也喜欢关注这个事。
发表于 2011-4-11 23: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谢谢楼主的好图,收藏了.
发表于 2011-5-19 2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好图!分享了!
发表于 2011-8-27 19: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安庆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ai.art   

GMT+8, 2024-6-3 16:12 , Processed in 0.0871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