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908|回复: 28

林涛老师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19: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马上注册,查看高清大图 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20:03 编辑

    林涛,1968年生,祖籍福建莆田,自幼随父亲—国画家林金定学画,先后就学于厦门集美大学美术系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获奖。曾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多本个人画集。近年来尤其以金钱豹系列作品深受好评,并被选入中国10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升值潜力国画家及中国美术出版界联合推荐提名中国中青年国画50家。

林涛个人照片.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2 编辑

                 古风新意南国华采——林涛花鸟画散记
                                                   作者:范迪安
    数年前,林涛从闽南来北京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深造,我曾观赏了他不少作品,也常在一起谈书论艺,他给我的印象是感觉敏锐兼勤奋热情。我向以为这两方面素质对于青年画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在艺术信息十分丰富,每个画种都在探索变革之途的今天,从事绘画需要有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宽阔的眼界,尽可能广采博纳,在艺术追求上跟上时代的发展。与之同时,还需要对事业投注真挚的热情,瞄准设定的艺术课题专攻不懈,林涛是这样去做的,他数年来临池不缀,精益多师,于是有了比较丰厚的积累,这次检选精品,付梓成集,堪称是对多年勤奋的从艺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回报,也会更多的同进和朋友有机会领略他艺术多采多姿的情境。
  承于家学,林涛少时便与花鸟画结缘,在临摹写生创造这习画之途上,他是下了苦功,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他首先遇到的是如何向传统学习的问题。在我看来,林涛对于花鸟画传统的学习是有选择的,可以说他的画风是建在宋人之意与明人之境的基础上,他认真研习了宋代花鸟中高古,富贵的一体,在作品的形制和花卉鸟禽的造型上,较多取法宋人之意,但同时又吸取了明代花鸟中奔放、热烈的一派,在作品的结构特别是花鸟形象的动势上融汇了明人之境这使得他的花鸟作品既有一股幽远的古意,又有生动、活跃的气息,但是,师法古人并不能代替创造,花鸟画传统的深厚曾使多少晚来的学子陷入前人法则和程式而不能超越。林涛显然明白,“造化为师”的根本原理,在会心于古人的同时,更加重视取法自然。他十分注重观察生活中的花鸟形象,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上提炼素材、积累脚本,致使下笔之际,花木神采和鸟兽形貌均发自心仪,从胸臆中自然流淌出来,汇为绢素上的鲜活生命,经过长年的临摹与写生,在掌握了花鸟的客观状貌之后,林涛在造型与立境上达到了率心任意的熟练程度,也能从容地把握画面落成的火候,使作品焕发出天成的气象。
  林涛的花鸟作品有种宏大的精神,这是他在艺术语言上大瞻探索实践的结果,传统工笔花鸟往往以精细取胜,而林涛则将水墨技法与工笔效果结合起来。将大面积的设色渲染与主体形象的精勾细刻结合起来,他的画作通常以水色铺陈背景,形成全幅统一的色调,花鸟形象生长在浑茫的背景这中,时隐时现,穿插跳跃,形成一片灿烂而活跃的生机,那是画家年轻的生命热情的折射,也反映出他怀抱自然畅怀吐纳的自由心态。
  在林涛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恐怕是他对肌理的运用,他追求的首先不是对形象的具体刻划。而是全幅的感受,画面的气氛和情境,因此,他大量地使用了斑驳的肌理语言,综合点染,皴擦多种笔法,特别强化了色彩的魅力,使笔墨服从于全画的气氛,这种风格是从写意导向装饰,甚至抽象的探索,也是从小品花鸟迈向大境界花鸟的一种范例,他的画是有现代感的,是从传统中产生出来的创新。
  林涛生长在东南海边,他的画是生发于对南国热土上的一支新蕾,画有南北风格之分,缘因地理条件,自然风貌给予画家以不同的感受。林涛在故乡故土上的感受是真切的,南国明媚的空间,茂盛的花木和丰富的鸟禽都被他摄取,在他胸中孕化为一片热烈和绚烂,因此他的画弥漫着温暖的光采和闪烁着点点光斑,十分明显地传达了一种南国特有的芬芳。
  林涛正值创造的盛期,他的画已有比较成熟的面貌,这是十分可喜的。遥在北国,我可以想见他不停耕耘的身影和继续融汇古今的志向,花鸟画需要当代画家续写传统薪火,为此,也需要当代画家更认真精研笔墨,提高修养,提升品位,依林涛的好学敏求,可以期待他的花鸟画艺术不断发展,再入佳境。
  是为序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3 编辑

稻浪飘香:550x200cm.jpg
稻浪飘香:550x20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4 编辑

王者风范184x218cm.jpg
王者风范184x218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5 编辑

梦回雨林200x200cm_neo_bak.jpg
梦回雨林200x20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6 编辑

灿 烂 热 烈 大 格 局
                                                                            ——林涛的花鸟画
                                              邵大箴
    林涛的花鸟画色彩灿烂,一片热烈气氛,他承继传统工笔画在写生基础上的写意精神,融合了西画的某些观念和技巧,着眼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努力探讨工笔重彩画的现代形态。不同于一些人把绘画的现代形态与传统割裂开来的做法,他在元明清花鸟画的研习临摹和意会上,下过实实在在的苦功夫。临摹是掌握经典作品中的语言技巧,意会是领略其艺术风采与审美理想。我觉得,林涛以其敏锐的感觉和领悟能力,体会到构成传统花鸟画风范的两个基本要素;写生的技法与写意的精神。林涛十分重视对自然物象细致的观察,在大景写生基础上积累素材,各种花草鸟禽形态烂熟于心,画来自由舒畅,毫无阻碍。至于写意精神,他有深刻认识。懂得写意花鸟与工笔重彩都从属传统中国画的写意体系,只是技法有异。而人们常常把写意花鸟与工笔重彩分隔开来看待,似乎工笔重彩只重写生和仅采用写实手法真实描写客观对象,而不尚写意抒情,致使工笔重彩花鸟画的格调日趋低俗。
    林涛从工笔重彩入手,将其色彩的绚丽、丰富和形的写真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从写意花鸟画中吸吮养分,在形与色的交织中渗透写意的神韵。林涛十分重视对客观物象细致的观察,注意细节的真实,因为生动的细节是一幅画的出彩之处,决不可忽略。但一切细节只有贴切地服从整体,构成统一的画面,才能显示其艺术魅力。林涛善谙此道,他既有宏观把握客观物象的能力,又有驾驭整体局势的本领。曲折有致、舞动飞扬的线条,形与色组成的块面,相互交织,相互衬映,在热烈而朦胧的氛围中,被他描写的物象,或花卉、或鸟、鱼,或善良的豹,主体清晰、鲜明,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予人以完整的审美感受。
   工笔花鸟既要造型,更要造境。造型需要的是技巧,造境则更需要修养和胆识。林涛能驾轻就熟地处理造境中的各种关系,诸如浓烈与清淡、清晰与朦胧、虚与实……正是得益于他的古今中外艺术史的知识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凭着他的这一优势,加上他的勤奋与探索精神,他在艺术上的更大成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2010年3月27日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7 编辑

雨后初晴200x200cm.jpg
雨后初晴200x20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19 编辑

花鸟六条屏.jpg
花鸟六条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26 编辑

13瑞雪兆丰年:230X190cm.jpg
瑞雪兆丰年:230X19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21 编辑

1早春175x90cm.jpg
早春175x9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29 编辑

                                真实华瞻南国风——林涛的求索之路
                                                           作者:柯文辉
  1927年刘海粟先生流亡日本,曾在某亲王家见到董其昌临摹的古代大师张僧繇所做没骨彩色山水,大红大绿,愈艳愈雅,十分震惊。后来又见过唐人杨升的重彩山水,色彩浓烈响亮,气度宽宏,夸张并不失真。海粟老人泼彩画黄山,曾参考上述两种画法,处理形似辣椒马鞍等远山气韵生动。在画跋上还写过:“笑倒杨升,”肯定有根据。林涛在1989年上大学时,偶然读过《刘海粟传》(山东美术出版社)初见此类记述,他是个有心人,找到海翁画册参照研究,决心寻根。这种古艳脱俗画风绝迹已久,自己能否继承古哲精神,把传统复活,与现代感互相融合,开创出一条显示个性的道路,画的背后涌动着学术潜流,当时没有把握。十五年来的开拓,青灯不负苦耕人,苦师造化,深掘心源。不离唐宋大家,又不重复他们的面目,逐步形成风格,在国内,港台,东南亚打动了一批收藏家,为国内同行所羡慕。展示在画册中的力作,正是他深深脚印编织成的花环。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坚持个性与走红市场的矛盾找到合理的解决,值得朋友们思索。
  林涛研究五代与宋朝绘画史,一是找出清初大师恽南田为什么取黄筌画之神而抛开其形,自创常州画派没骨花乌;二是宋人厉归真身披兽皮深入山林混迹野生大动物之间观察,求得逼真的本领。两条结合说明:五代及宋画以写实为主。这一传统特别是忠于生活的态度,受到明末徐文长陈白阳以来大写意画法的冲击,追随者众多。宋画遗产不受重视。他自知不是理论家史学家,对大题目的论证,难以深入,更不具备登高一呼从者云集的威望,决心从个人做起,试验写实宋画现代化的途径。还不能说:他已经完成得十分完美。但没有人否认这是一条路。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宠辱不惊,以持久恒温,按鲁迅教导的“韧”精心创作。
  为了集中时间精力,他第一个在厦门辞掉公职,成为第一个有了艺术经纪人的自由职业画家,物质生活不用发愁,作画之外心无二用,种种甘苦,可以七三开。十一年来体悟丰富。有记者问他:“哪来勇气摔碎铁饭碗” ?他坦率回答:“兵法家强调,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生苦短,脚踩两条船,怕两败俱伤,一事无成。做人要果断,过于畏首畏尾,过多患得患失,不足为训。先父林金定毕业于福建师大,为集美师专美术系组建人之一,对我要求较严,打下写实基础。他十分乐观,为了创作再苦累也不后悔。这勇气被我主动接受,达到良性循环。”
  成功的画家必须具有健康的肠胃。他主攻宋画,还花大量时光考察风景区,把自身想象为植物、动物中的一员,彼此和谐相处,有快乐同享。为时一久,杜甫说的“花溅泪”, “鸟惊心”动植物一样有无声的语言,流变的表情,都要用爱去发现它们。林涛从热爱自然,进而懂得敬畏生命,善于理解保护环境,众生一体的观念。画的品类,由物象的组合,变做鲜活生命之间互相体贴,交往,喧闹和宁静合一,真实跟梦幻交融,种种生机,共现天人合一的大道。有花多带露,鸟到声至的幻觉随之降临。“舞台”前景主角要有“戏”,后景配角也卖力地“演唱”。画挂在客厅书房让人在画的周围成为其中一个愉悦的角色,山林气富贵气兼有,受众较广。弘扬了美,消除了孤芳自赏顾影白怜,拥抱了以美赠人的充实。
  他说:“我的画表现花园或丛林山谷一角,向画外的观众主动发出邀请,让他们参与造型发挥想象,补充进自身的感受与体验,成为意境塑造者之一。这意境在他们意识里较为朦胧,由读画而明朗,故交重逢于他乡,一点不陌生。人在繁忙热闹的名利场中很累,一走进画神经立即放松。我的主观愿望较自觉,路看得准,因为对儒释道的修养还不够,美学思索欠深邃,要马上加鞭再加鞭!更期待学者评论家读者一起讨论,指点我,我虚心受教,由衷欢迎。没有严肃的批评艺术必定萎缩。”
  林涛选择温暖湿润的亚热带风光作为主要题材,乡土之爱,生生不已大气流的力度,动植物易于生存。也就是感动过弘一大师的环境,更加和平、静谧、悠闲,炽烈而不沉闷,绚丽又拒绝轻浮。山石静物,植物时而罩上奇幻的面纱,使造境遥深,可以触摸、游览、居住其内,用稍稍推远的方法诱导看画人进入,有所发现,加倍亲切,即兵家常说的欲擒故纵,开拓了纵深广三度空间,欲近故远,顺理成章。他爱古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从中体会,静中有小动,比死寂更静;动中有不动,添加了动势。这是艺术的辩证法。为此,小松鼠、蝴蝶、鸟儿们,飘舞的一阵落叶,尤其是他爱画的豹子(画界流传:北虎冯男豹林,指冯大中画的虎,林涛画的豹子)无不使静处更静,幽邃难测,回味无穷。他喜欢豹子的矫捷、英武、威严、有恋豹情结,几番坐飞机到京、穗、宁、福州动物园久久地观察,画了大量速写。意识到画虎多名家,无人写豹出名。他想在行人不拥挤的小路上邂逅兴奋点。对特别钟情的小豹从小到大,定期拜访,跟踪几年,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生长阶段的豹子,在画面上配以种种氛围与环境色,流溢着豹的气息,活脱跳跃,有自家面目。他反复实验,自制颜料,逼真又不易褪色。
  林涛以为:花鸟要流露宇宙、生命、大自然、伟岸人格,打破画家风流自喜,纤弱柔媚积习,多作巨幅,(大到2米x6米不等)训练把握雄浑场景的笔力气度,反映大开大合的大民族情调.为实现此志,他要谒尽一生之力不计成败地奋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我与他的至爱亲朋拭目以待,他不会让大家失望!
        柯文辉 著名美术评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30 编辑

晚秋180x180cm.jpg
晚秋180x18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31 编辑

山到秋深红更多175x90cm.jpg
山到秋深红更多175x9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33 编辑

王者之风:175X90cm.jpg

王者之风:175X9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9: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吴耿东 于 2012-12-28 19:34 编辑

黑豹360X110.jpg
黑豹360X110c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ai.art   

GMT+8, 2024-6-11 05:55 , Processed in 0.096256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