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64|回复: 2

画论和文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6 2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马上注册,查看高清大图 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阎景翰
                        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形神关系论,在我国古代,不仅扩展到了整个绘画领域,同时也影响到文学领域。形似在人物画中是指对人物外貌、衣着的描绘,在其他画中是指对绘画对象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文学上的形似则主要是指对人物外貌、衣着、行为、动作的描写。神似是比形似更高的一种要求,其目的是要形象地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特征,包括人的内心世界和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据《世说新语·巧艺篇》记载,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在给谢鲲画像时,为了传神就曾主张将“此子宜置丘壑中”,因为谢鲲为乱世隐士,要画出他的精神面貌,就应把他置于丘壑之中。这说明我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家,早已体会到了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作用了。
                        “神”有时也被理解为客观事物内在的“理”,包括人情物理。苏轼以文与可画竹为例,说明只有得其“理”,才能形神兼备,挥毫自如,“传神写照,合于天道,厌于人意”,而“曲尽其形”,仍只能是“形似”。所以绘画虽然“写形不难,写心惟难”(23),但仍要把注意力放在“神”上。
                        形神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辩证地处理好形似和神似的关系,既不能只讲形似,不讲神似,又不能只讲神似,否定形似。在我国的绘画史中,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形神结合、以传神为主理论的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顾恺之的创作原则是“以形写神”,形似描写的目的不是为了形似,而是为了传神。《世说新语》记载他为裴楷画像,为了传神,就在画像脸颊上添了三笔,使人感到“益三毛如有神明”。这“三毛”当然是形似的问题,但这“三毛”之形却可以传裴楷之“神”。顾恺之画人物还特别重视画眼睛,他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点睛是一个形似问题,但也是一个神似问题,眼睛画得如何,对能否传神有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神总要借一定的形来表现,“形不开则神不显”(24),根本否定形似,也就无法达到神似了。可见顾恺之是很懂得写形是为了传神、传神要依赖写形这个道理的。另外唐代的张彦远也强调“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即“传神”)(25)。张彦远虽不否定“形似”,却更加重视“神似”。明代的莫是龙也说:“神似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26)这是对张彦远的说法作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凡此种种,都对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在处理形神关系方面奠定了基础,使作家在人物描写及其他事物描写中,自觉地将“神似”当做重要的目的,而以“形似”为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既不满足于它,也不轻贱于它。
                        古代画论和文论,为什么在上述几方面,如此相通,甚至相互结合得如此紧密呢?明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文学和绘画的描写对象是一致的,她们都以反映现实生活为目的,只是使用的手段不同而已。相同的描写对象,决定其在反映现实生活时,不能不遵循共同的规律,即使文学被人简单化地称做语言艺术,绘画被人简单化地称做线条、色彩的艺术。这规律就是以有限反映无限。无限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限指篇幅有限的文学作品和画面。以有限反映无限,作家和画家必须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古人称做以轻运重。为了克服这种相同的困难,作家和画家不能不寻找共同的构思、表达方法,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掌握现实的本质规律,做“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艰苦工作。
                        二、文学和绘画的创作目的是一致的。为了达到一致的目的,必须采取相同的手段,相同的方式和方法。目的可分为二,一是社会目的,一是对读者所进行的审美教育。社会目的即文学和绘画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在我国古代,围绕文与道的关系问题,曾经进行过长期的争论,有的重道轻文,有的轻道重文,而占优势的观点则是把二者统一起来,提倡“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使“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这方面,绘画和写文章的目的几乎完全一致。王充说:“天文人文(各种各样的文章)”,“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载,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27)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论述,在古代画论尤其是人物画论中,其目的、作用,不仅是相同的,甚至比文学作品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如唐代的张彦远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助,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迹其事,不能载其形;赋颂所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他这番话是把绘画和文学作了比较之后,强调人物画具有更强的教育作用。至于宋代米芾,则说得更直截了当:“古人图画,无非劝戒。”总之,形式为内容服务,手段为目的服务,相同的目的,相同的内容,决定绘画和文学,不能不在相同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作,所以这是画论和文论形成相通互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绘画和文学所依据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共同的,因而在具体理论上也必然一致和相同。事实上,古代文学创作的“文以载道”,也就是绘画创作中的“附经而行”。意思是说,古代的绘画大多是以经书的内容为内容的。“附经而行”,必然在艺术思想上要受到传统道德和美学思想的影响。比如说关于绘画和文学创作中的留虚空及虚、空的作用问题,就是由《老子道德经》及《庄子·齐物论》发展来的。老子指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早就强调了“有”和“无”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这种关系,庄子补充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环中”是虚的,环才成了环,环才能运转自如。老、庄的议论在前,这才有了后来的诗论家、文论家、画论家的继续发挥,如唐代的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论述“雄浑”问题时说:“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正因为环中之“无物”,象外之“无象”,“虚”才能生“实”,“实”才能寓“虚”,使人发挥想象或联想,看到“油云”和“长风”。再后来,南宋的严明,明代的王夫之、李日华,清代的刘熙载、笪重光都相继发表过相同的意见,赞颂了“空”、“无”、“虚”的美学思想。至于艺术构思中的虚静说、感兴说、神思说及艺术表达方面的许多矛盾统一的辩证法则,都与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家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所以画论和文论,也不例外地受着儒道两家思想的支配,其中的许多重要观点,都从儒道两家的思想中可以找到源渊。这是我国画论和文论相通而且互补的根本原因。
                        我国古代画论和文论的相通和互补,自然对画论和文论内容的丰富和充实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作用尤其表现在对文论的具体化、形象化方面,可以使人通过对某些画论的学习,进而联想到具体的画面,加深理解文论中的某些比较抽象的论述。从小处说,比如文论中讲烘托、陪衬和侧面描写等等问题时,若引用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的:“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的山水技法,许多比较抽象的问题,就一下子变得具体生动,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了。
                        和欣赏绘画作品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一样,研究绘画理论,同样可以提高作家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审美眼光、审美意识和情趣,与绘画风格和文学风格的关系极为密切。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文人画的风格──简、雅、淡、拙等等,主要是受了古代文论的影响,但是反转过来,我们何尝不可以说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的总的风格──简、雅、淡、拙,不是受了文人画的影响呢?文人画就是“文人之画”,而不是画工之画。风格即人,文人的精神面貌,决定着文人画的风格,使之“成为画之一艺”。山水画是文人画的主要形式,“文人之笔,山水常多。”文人画的特点还有“义理深远”、“意趣无穷”和浓厚的“书卷气”。我国的山水画,“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在国画中居于中心地位,这和“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是一致的。在漫长的历史中,文人和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是画家又是作家,既论画又论文,为画论和文论注入了相通的血缘关系。
                        王维是文人画、山水画的创始人之一。对于王维的诗画作品,苏轼曾作过著名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28)这评价一方面说明了怎样的诗才是好诗,怎样的画才是好画,一方面也指出诗与画相互渗透的现象,其本身既是诗论又是画论,在宋以来的美学界引起了普遍关注,不少画论家和文论家,围绕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发表了很多意见。讨论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诗与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如宋代的邵雍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循情。”(29)意思是说,诗和画都可以状物,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诗善于状物之情,画善于状物之形。清人叶燮的看法与邵雍基本一致,他说:“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认为诗和画的互相渗透,主要是情和形的互相渗透。还有人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和画的区别在于无形和有形。有人则进一步认为诗和画的差异在于情和形的区别,情和形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动态和静态的区别,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区别。由此,这场讨论便深入到了第二层,即画是空间艺术,而空间艺术只能表现一刹那间的物态和景象。这是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如明末清初的张岱说:“李青莲(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故乡’有何可画?王摩诘《山路》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则如何入画?”(30)所有这些见解,有的是画家的看法,有的是作家的意见,有的为画论,有的为文论,这也说明画论和文论的相通和互补,是艺术家针对某些重大问题在长期的讨论中形成的,对丰富、充实画论和文论内容,提高画家和作家的艺术修养,指导创作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谈谈论画诗。论画诗是用诗的语言写出的画论。我国的画论,大多是用散行文字写成的,惟独论画诗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画论,有的题写在画幅上,使绘画成为更加完整的艺术作品,既会加深读者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又会帮助诗人具有画家的眼力,在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中,把事物表现得生动、形象、逼真,同时帮助画家具有诗人的气质、涵养,使作品达到“画中有诗”的境界,总之是诗和画相互渗透、画论和文论相通互补的典范。
                        在我国,以诗论画的诗人很多,以李白、杜甫、苏轼最为突出。以诗论画后来又发展为以文记画,记叙中自然也有议论,如归有光的《吴山图记》。这种文章一直到近现代还有人写,如朱自清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用极优美简练的文字,再现了一位叫马孟容画的“小小的尺幅”,歌颂我国传统的留虚白的绘画技法。当代作家郭风的日记体散文《摘自日记上的散文(二)·访青云谱》,记述“我”在青云谱参观八大山人的书画展,“得到很大的美学启示和美的享受”,说“一幅条轴”“整个画面只有一只游鱼,使我想到画中的鱼正游泳于无限的江河之间”,“一幅条轴”“只有一只鸟站在一只莲蓬上,画面空间无限大,使我想到此鸟正在思考整个宇宙”,热情地赞颂了八大山人的以少总多的构图方式。此文简练而有诗意,对读者也有很大的美学启示。
                        注:
                        
                        (1)《文心雕龙·神思》。
                        (2)《东坡全集·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3)《梦溪笔谈》。
                        (4)自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
                        (5)见《图画见闻志》。
                        (6)《<水浒传>评语》。
                        (7)《画说》。
                        (8)《读画丛谈》
                        (9)清·董啓:《画学勾玄》。
                        (10)《观张员画松石序》。
                        (11)《习苦斋画絮。》
                        (12)见《宣和画谱·山水〔二〕》。
                        (13)清·张庚:《浦山论画·论品格》。
                        (14)《画学心法问答》。
                        (15)明·陈廷锡:《与友人论文书》。
                        (16)宋·范晞文:《对床夜话》。
                        (17)清·唐彪:《读书作文谱》。
                        (18)《山静居画论>。
                        (19)(22)清·笪重光《画鉴》。
                        (20)清·华琳:《南宗抉秘》。
                        (21)清·戴熙:《习苦斋画絮》。
                        (23)宋·陈郁:《话腴》。
                        (24)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25)《历代名画记
发表于 2009-4-28 2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谢谢楼主,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ai.art   

GMT+8, 2024-6-17 10:21 , Processed in 0.0398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