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71|回复: 1

[夏商周] 宋 柳荫高士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2 12: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马上注册,查看高清大图 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这幅出自宋人之手的画作《柳荫高士图》中,清乾隆皇帝的一首题诗颇为引人注目:
                              柳荫高士若为高, 放浪形骸意自豪。
                              设问伊人何姓氏,於唐为李晋为陶。

    乾隆皇帝雅好书画,勤政之余,不但亲手作画,而且以帝王的特权,遍览古今天下名作,眼界自是高于常人,但和真正的行家相比显然还有一段距离。比如,《富春山居图》是元人黄大痴的代表作,现存两卷:一卷是“无用本”,另一卷叫“子明本”。前者是题赠无用和尚的,后者有款书题赠给子明。在清初,“子明本”先入宫,乾隆弘历将其定为真迹。“无用本”后入宫,被乾隆鉴定为赝品。直到嘉庆年间,经过再次鉴定,才纠正了乾隆之失眼,定“无用本”为真迹,另一卷“子明本”为摹本。今天的鉴藏家皆以“无用本”为真迹无疑。呵呵!在这首题画诗中,乾隆未能明确说出画中高士究竟是李白还是陶渊明,而专家学者们却在考证画中人物的穿戴打扮后断定:这位画中高士不是别人,正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年轻时的陶渊明也曾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有“磊济苍生”的壮志,先后做过一些小官。后来,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因此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解职归田,走上了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一种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中,体验着自然风光的纯洁、幽美和宁静。在后世文人心目中,安贫乐道、淡泊守志的陶渊明已成为一种典型,成为文人生活艺术的高标。

    此图画诗人无拘无束地坐在一张铺开的豹皮上,一手撑地,一手搁在大腿上,看上去整个姿态相当轻松随意。在诗人的左前方,有一只随手可取的大酒碗,右边是已经展开的空白纸卷。诗人双唇紧抿,目光专注,头部因沉思而不知不觉地陷在双肩之中。陶渊明放逸自由,嗜酒好诗的动人形象在这里被画家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全图线条多变,墨彩丰富。作为环境点染的山石和柳树也在一定程度上衬托了人物凝神静思这一动人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3-22 1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2A1A0A47-0355-418F-8970-F036D160E78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ai.art   

GMT+8, 2024-6-18 04:40 , Processed in 0.0540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